问题 | 购买假货会受到法律保护吗? |
释义 | 食品、药品赠品质量问题需承担责任。根据最高法院规定,生产者、销售者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或药品赠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有权主张权益,不得以未支付对价为由免责。赠品成本已包含在付费商品中,消费者权益受损需获赔偿。但赠品必须实际发生质量安全问题,造成损害。职业打假不受法律保护,可能扰乱市场秩序。 法律分析 这种情况是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2014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注意:职业打假不在规定的范围内。职业打假通常是有组织的、经常性活动,不具有法定的消费者身份,其打假活动具有双刃剑性质,也有可能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赠品”不是免责借口。根据《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食品、药品生产者、销售者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或者药品的赠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损害,消费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消费者未对赠品支付对价为由进行免责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食品、药品事关消费者人身安全,即使赠品,也必须保证质量安全。消费者对赠品虽未支付对价,但是赠品的成本实际已分摊到付费商品中。赠送的食品、药品因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权益损害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亦应承担赔偿责任。考虑到消费者获赠食品、药品在实质上属于商家让利性质,故对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责任的条件,《规定》作了限定,即该赠品必须实际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造成消费者损害。 拓展延伸 购买假货是否涉及刑事犯罪? 购买假货涉及刑事犯罪的问题相对复杂。一般情况下,购买假货本身并不构成刑事犯罪,因为刑法通常关注的是犯罪主体的行为,而不是购买者。然而,如果购买者知ingly购买假货,并且意图欺骗他人或牟取不当利益,可能涉及到一些刑事犯罪行为,如诈骗、侵犯商标权等。此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可能对购买假货有特定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或民事责任。因此,购买者应当谨慎对待购买假货的行为,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涉及任何刑事犯罪或法律纠纷。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时,法院不予支持其主张权利。职业打假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可能扰乱市场秩序。赠品的质量问题也应受到法律保护,即使消费者未支付对价,生产者与销售者仍应承担赔偿责任。购买假货本身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若有欺骗行为或侵犯商标权等意图,可能涉及刑事犯罪。购买者应谨慎对待购买假货行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法律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处,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