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租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有什么? |
释义 |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的租房程序是: 1、全面了解房屋坐落的地点、房屋的结构和附属设备、房屋的数量、房屋的坚固程度等具体情况。 2、对出租人和房屋的关系进行了解,包括出租人是否为所有权人,是否为共有人,若为共有人是否有权出租房屋、房屋产权是否有争议等。 3、初步接洽,并准备合同文本。 4、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并登记。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书面协议,房屋租赁合同就成立了,按规定还要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租房注意事项: 1、不能提供产权(原件)的房主勿信 2、产权证与身份证不对号的勿信 3、向住所公安局确认身份证号码 4、向居委会(或邻居)了解房东情况,查看描述是否与房主相同 5、如果房主要求一年一付房租或者要求付大笔的订金,这样情况就要特别小心 一、租房子需要身份证吗 租房必须提供身份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证实租户的身份是否真实,同样租户在租房时也要了解房东的真实身份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租房流程: 1、双方签订租赁合同。 2、房主查看房客身份证,(可向公安局确认身份证),并索取复印件做为合同附件。 3、房客查看房主产权证明(可向当地房地产交易所进行确认),房主身份证(可向公安局确认身份证.)及两证的统一(即产权证的产权人与身份证相同)。 4、合同签字(房主方)与产权证的产权人相同.如不相同需有产权人的代理委托书。 5、办理合租合同时,需有房主方的同意出租(或同意转租)证明。 6、定房的时候如果房主要求支付定金,也需要请查看以上证件,一般定金不要超过租房合同总金额的20%。 二、租房合同复印件法律是否支持 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租赁合同就成立了。成立后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审查。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在实践中,有些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房客逾期支付租金、水电费等的滞纳金按每日2%计算。从法律来说,这种约定因滞纳金过高有失公平,属于可撤销条款。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是,有人用租来的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若属实,则在出租人明知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这样的租赁合同均是无效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租金依法没收。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及本市的租赁法规均规定,租赁当事人应向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实践中,对未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合同是无效的,另一种认为租赁合同仍然有效,但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