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 |
释义 |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时,应立即更换账号并保留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身权益并备案。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等,私密信息适用隐私权或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个人信息泄露途径包括搜索引擎汇集出售、部门实名登记泄露、打字店存档出售、问卷调查窃取、抽奖券泄露、非正规商家填写售后服务单、超市商场邮寄资料泄露等。大家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 一、网络个人信息泄露该怎么办 1、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要第一时间更换账号并保留好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二、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有哪些 1、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汇集成册,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购买的人; 2、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赁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邮政部门等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部门、场所,个别人员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客户个人信息; 3、个别违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装订成册,进行对外出售; 4、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警方介绍,他们宣称只要在“调查问卷表”上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以及简单的“勾挑式”调查,就能获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群众填写个人信息; 5、通过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式,泄露个人信息; 6、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在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从而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 7、超市、商场通过向群众邮寄免费资料、申办会员卡时掌握到的群众信息,通过个别人向外泄露。 结语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应及时更换账号、保留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保护自己权益并备案。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泄露途径包括搜索引擎、实名登记部门、打字店、问卷调查、抽奖等。保护个人信息是维护隐私权、避免经济损失的重要举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章 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第二节 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 第二十八条 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章 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 第六十一条 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履行下列个人信息保护职责: (一)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指导、监督个人信息处理者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二)接受、处理与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投诉、举报; (三)组织对应用程序等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测评,并公布测评结果; (四)调查、处理违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章 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事前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 (一)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二)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 (三)委托处理个人信息、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个人信息、公开个人信息; (四)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 (五)其他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