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破坏名誉 法律问题
释义
法律分析:
损害名誉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对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规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诽谤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随便看
缓刑三年如何执行?
缓刑三年如何执行的呢?
最新缓刑三年该怎么执行?
判三年缓刑一年
判处3年缓刑3年?
缓刑三年后还用服刑吗
缓刑三年后还需要服刑吗
缓刑三年是否仍需服刑?
缓刑三年以后还需要服刑吗?
缓刑三年后是否还需要再服刑
判三年缓刑条件有哪些
缓刑三年能减刑吗
被判三年能改缓刑吗
被判三年能改缓刑吗?
被判三年能改缓刑嘛?
是否可以将三年有期徒刑改为缓刑?
被判三年能改缓刑嘛
被判三年能改缓刑么
一般判三年缓刑几年
缓刑3年实刑可判几年
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可以缓刑吗
量刑三年可以判缓刑吗
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二年是什么意思?
缓刑一年会改判拘役么?
判缓刑三年判了二年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的地方政府
事实上的恶意
事实上的法官
事实上的法人
事实上的法院
事实上的分界线
事实上的管辖权
事实上的管制
事实上的合同
事实上的集合物
事实上的连续性
事实上的默示合同
事实上的全国政府
事实上的所有人
事实上的无国籍
事实上的物主
事实上的协定
事实上的引渡
事实上的占有
事实上的战争
事实上的战争状态
事实上的争论点
事实上的政府
事实上的终止
事实上的种族歧视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5 8: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