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对噪音扰民的规定
释义
    噪音扰民的法律规定是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将受到警告和罚款;工业噪音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可以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并遵循一定的诉讼流程;民众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噪音污染情况向相关部门投诉,行政处罚力度不同。
    法律分析
    一、对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
    关于噪音扰民的规定是,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工业噪音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可以起诉吗?
    工业噪音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可以起诉,满足以下条件法院就会立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工业噪音污染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流程有哪些?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事实上,日常生活当中噪音污染的表现形式非常多,例如工业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噪音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等,民众可以根据噪音扰民的具体情况,到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噪音污染的表现形式不同,行政处罚力度也不一样。
    结语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将受到警告,若警告后不改正,将面临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工业噪音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可以起诉,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原告、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答辩、开庭审理、调查阶段、法庭辩论和判决宣告等步骤。对于不同类型的噪音污染,民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行政处罚力度也会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第五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十三条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 受到噪声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对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相应的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
    国家鼓励排放噪声的单位、个人和公共场所管理者与受到噪声侵害的单位和个人友好协商,通过调整生产经营时间、施工作业时间,采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措施,支付补偿金、异地安置等方式,妥善解决噪声纠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