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1、居民身份证是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 2、居民身份证作用是:(1)、选民登记;(2)、户口登记;(3)兵役登记;(4)、婚姻登记;(5)、入学、就业;(6)、办理公证业务;(7)、前往边境管理区;(8)、办理申请出境手续;(9)、参与诉讼活动;(10)、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11)、办理个体营业执照;(12)、办理个人信贷事务;(13)、参加社会保险,领取社会救济;(14)、办理搭乘民航飞机手续;(15)、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16)、提取汇款、邮件;(17)、寄卖物品;(18)、办理其它事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七条 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第八条 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 第十条 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应当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验居民户口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