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家庭暴力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释义
    家暴行为包括身体虐待、言语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等。遇到家庭暴力,可以请求调解、劝阻或报警,诉讼离婚以及请求损害赔偿。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家庭成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法律分析
    一、具体哪些行为构成家暴?
    以下行为属于家暴行为:
    1、身体虐待:推、甩、踹、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妇女。
    2、言语虐待: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受害妇女。例如:吼叫、
    尖酸讽刺、威胁将受害妇女或小孩杀害、扬言使用暴力、大骂对方愚蠢、侮辱、不实的控诉。
    3、心理虐待:威胁自杀、不准对方使用电话和拥有金钱、逼问妇女行踪、质问孩子是谁的和钱怎么花的、阻止妇女探视其亲人、嘲笑、侮辱妇女的朋友、滥用药物和酗酒、不实的指控妇女有外遇、极度忌妒、无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妇女上学或工作,跟踪、监视、谎言操控人、批评妇女的外表、责备、冷漠以对。
    4、强迫妇女进行性行为、拒用保险套等等。
    二、遇到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做?
    遇到家庭暴力时,一般可以有以下做法:
    1、请求调解、劝阻或报警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2、诉讼离婚
    人民法院审理关于“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离婚案件,应当调解,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所以,当遇到家庭暴力时,如果受害者起诉离婚,而且不同意调解,那么法院就会判予离婚,这或许会是阻止家庭暴力再次发生的决绝方式。
    3、请求损害赔偿
    家庭暴力不仅仅带来肉体上的损伤,而更重要的是会带来精神上的重创。因此,实施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即受害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家庭暴力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遭遇家庭暴力后,要及时采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结语
    家暴行为包括身体虐待、言语虐待、心理虐待以及强迫性行为等。遇到家庭暴力时,可以请求调解、劝阻或报警,诉讼离婚并请求损害赔偿。家庭暴力对受害者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应及时采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以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知识教育等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