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反恐主义法按照什么原则 |
释义 | 《反恐怖主义法》的基本原则共有8个,包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妥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先发制敌、保持主动、法治、人权保障等。该法第六条要求反恐怖主义工作应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法律分析 《反恐怖主义法》中的基本原则共有8个: (1)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 (2)不妥协原则; (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原则; (4)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 (5)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原则; (6)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原则; (7)法治原则; (8)人权保障原则。 《反恐怖主义法》第六条规定,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拓展延伸 反恐主义法的法律适用范围和实施措施 反恐主义法的法律适用范围和实施措施是指针对恐怖主义行为制定的法律体系,旨在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其法律适用范围包括对恐怖主义行为的定义、罪行与刑责的界定,以及相关法律程序与证据要求等。而实施措施则包括打击恐怖主义的预防、侦查、打击和处置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如设立专门机构、加强情报交流合作、加强安全检查与监控等。通过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和实施措施,反恐主义法能够有效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 结语 《反恐怖主义法》坚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原则,强调不妥协、综合施策、法治和人权保障等基本原则。法律规定反恐工作应依法进行,尊重人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在实施中,应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禁止歧视性做法。该法明确了恐怖主义行为的定义、罪行与刑责的界定,并规定了预防、侦查、打击和处置等具体措施。通过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和实施措施,反恐主义法能够有效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保护公众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三章 安 全 防 范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掌握重点目标的基础信息和重要动态,指导、监督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履行防范恐怖袭击的各项职责。 公安机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重点目标进行警戒、巡逻、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三章 安 全 防 范 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较大以及遭受恐怖袭击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活动、设施等确定为防范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报本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六章 应 对 处 置 第五十七条 恐怖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立即启动恐怖事件应对处置预案,确定指挥长。有关部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织,按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和指挥长的统一领导、指挥,协同开展打击、控制、救援、救护等现场应对处置工作。 上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可以对应对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必要时调动有关反恐怖主义力量进行支援。 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