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买卖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约定,若未指定检验期限,买方应在合理期限内通知卖方;若约定检验期限,买方未在期限内通知卖方,则视为符合约定;若买方在合理期限内未通知或两年内未通知卖方,则视为符合约定,除非有质量保证期。 法律分析 (1)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如果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没有通知出卖人,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2)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3)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4)单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两年的规定。 拓展延伸 设备质保期限:国家法律保障下的消费者权益 国家规定设备质保期限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购买设备时能够享受到合理的质保服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设备质保期限是指厂家对设备质量承诺的有效期限,通常包括免费维修、更换零部件等服务。这一规定的出台旨在防止厂家在质保期内推卸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设备时应注意相关规定,确保自己享受到合法的质保服务。同时,如遇到质保期内设备出现问题,消费者应及时与厂家或售后服务部门联系,维护自己的权益。国家法律的保障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消费者也应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买受人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未通知出卖人,或者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情况下,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将被视为符合约定。然而,对于设备质保期限的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其享受到合理的质保服务。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在购买设备后及时与厂家或售后服务部门联系,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