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灵活就业养老怎么算养老金 |
释义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计算公式:城镇职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和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相同,但为什么在实际当中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要普遍高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呢? 1、缴费基数不同 由于单位职工的社保缴费由单位帮忙分担,而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行承担全部社保缴费,因此很多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会选择按最低缴费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而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本人的工资水平确定的。 2、缴费年限不同 通常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要高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年限。目前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为15年,但是对于职工来说,社保是强制性的,所以即使职工的社保缴费年限已经达到了15年,只要我们还在单位工作,那么就必须依法继续缴纳社保;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是自愿参加的,所以很多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后就会选择停止缴费。 灵活就业,职业概念,也被称为灵活用工,其主要特点是不稳定,为就业的一种形式,最早出现于中国媒体引用。灵活就业、灵活用工是从劳动者和用人主体角度来描述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两个名词。 灵活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近些年兴起的主播、自媒体、配音,这些岗位出现的背后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和短视频时代的大背景。此外灵活就业人员还有外卖员、网约车司机、主播、农村青壮劳动力去城市打零工等新时代工作岗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