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管理好农村党员
释义
    本文讨论了农村党员管理方式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党员管理主要是通过支部进行属地管理,要求党员固定在本地居住。但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员流动加速,现行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党员管理的瓶颈。因此,提出了党员身份管理制度,即摸清党员基础信息,给每个党员发放身份证,到邻近的党组织报到,接受组织教育管理,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
    法律分析
    农村党员管理从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党员身份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党员管理主要是通过支部进行属地管理,要求党员固定在本地居住。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员流动的不断加速,现行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党员管理的瓶颈。因此,可否实施党员身份管理制度,在摸清党员基础信息的基础上,给每个党员发放“身份证”,到邻近的党组织报到,接受组织教育管理,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
    拓展延伸
    如何实现农村党员身份管理制度?
    农村党员身份管理制度是保证农村党员管理规范、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农村党员身份管理制度:
    1.完善入党程序,明确入党条件和程序,确保党员质量;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对党员进行定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生活管理,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纪律性;
    3.建立健全党组织,设立党组织,明确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建设;
    4.加强党费收缴和管理,设立党费收缴制度,规范党费收缴和使用;
    5.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党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对考核结果作为党员使用和考核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可以规范农村党员身份管理制度,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纪律性。
    结语
    农村党员管理从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党员身份为基础的管理方式,是适应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人员流动加速的必然趋势。党员身份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解决党员管理中的瓶颈问题,摸清党员基础信息,给每个党员发放身份证,到邻近的党组织报到,接受组织教育管理,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第三十六条坚持制定和实施一体推进,健全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加大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对党内法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开展评估,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内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十七条制定机关应当组织开展党内法规清理工作,及时开展集中清理,根据需要开展特定内容或者特定范围的专项清理,在制定工作中同步开展即时清理。根据清理情况,作出修改、废止、宣布失效等决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