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为何如此众多的机构“扑进”不良资产领域? |
释义 | 为何如此众多的机构“扑进”不良资产领域?答案在于国内不断攀升的不良资产。银监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9月底,银行不良资产总额已达1.67万亿元,而关注类贷款约3.4万亿元。金融业内普遍认为,由于相当不良资产并未暴露,不良资产市场实际的规模可能是在十万亿左右。 周期性机遇 申万宏源近日研报称,由于地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密集成立后加剧了资产包价格竞争,传统不良资产业务处置收益率由2016年的19.2%下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6.7%。 “除了传统不良债权、困境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机会外,困境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也有很大机会,目前涉及此领域的投资机构不多。比如受经济周期影响和宏观调控影响比较大的行业都有结构性机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的跨界能力,以困境企业的并购重组项目为例,其人才需要法律、金融、房地产和资本运作四个维度的专业知识。”冯剑云表示,未来处置不良资产仍有结构性机会,并非大面积的,可关注钢铁、煤炭、水泥、光伏、环保相关等产能过剩行业和与房地产相关的不良资产。 近年,由于全国多省市房地产价格猛升,此前已烂尾的房地产项目大都高价卖出,由不良资产变成了优质资产。但并非所有的不良资产项目都能如房地产项目。 “目前主要的不良资产出售方是银行业,银行在出售不良资产时,一般以打包的形式转让,里面往往存在着一部分‘老包’、‘坏包’。投资机构在收购时,若无法甄别良莠,一旦买进高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包,弄不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血本无归。”恒生电子财富规划及市场拓展部售前工程师刘环宇表示,在收购不良资产包时,应根据资产包尽调结果,综合分析、判断资产包风险、价值及未来的收益等各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使不良资产投资成为一场高风险的“赌石”游戏。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