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调解的方法有哪些 |
释义 | 民事诉讼调解的方法有: 1、辩法析理法,是其它调解法的基础; 2、直接陈述法,调解人员以直截了当地说明调解意见的方式; 3、换位思考法; 4、过错剖析法; 5、冷处理法; 6、亲情融化法; 7、借助外力法。 一、民事纠纷怎么处理 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如下: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4、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一、民事纠纷的法律特点如下: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区别于行政纠纷和刑事纠纷。 二、民事纠纷的立案条件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综上所述,民事纠纷一般可以采用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的方法解决。此处的调解是诉讼外的调解而不是法院调解,而法院的调解属于诉讼途径。 二、离婚法院应当怎么调解 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工作是伴随整个诉讼始终的,大体分为以下步骤: 1、诉前调解:诉前调解就是起诉前的调解,具体而言就是你到了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有可能不会直接给你立案,而是先收下你的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诉前调解法官会通知被告,询问基本情况,并采用不同形式对双方都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离婚,出具调解书,如调解和好,则不收取任何费用。 2、庭前调解:正式开庭审理前,承办法官一般会召集对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调解。大部分的法院对于庭前调解一般会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如果一方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调解,那么法官会省去这道环节,直接进入开庭审理程序。 三、民事诉讼立案后撤诉的条件是什么 一、民事诉讼立案后撤诉的条件是: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 2、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内容明确的申请; 3、申请撤诉的目的必须正当、合法。原告对自己诉讼权利的处分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会受到国家的干预; 4、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必须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 5、原告撤回起诉的申请最迟应在受诉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提出; 6、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