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请问党组会议一般多久召开一次?
释义
    党支部党员大会和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的重要议事决策机构,党中央负责制定工作路线和政策,并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党支部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整改落实为主要内容。党中央每5年召开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党组织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党中央还负责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领导,对干部进行推荐、提名和任免。
    法律分析
    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
    每5年召开1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党组织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由党中央决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由党中央完成,组织工作进行的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举措、重大事项由党中央作出决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由党中央进行全面领导,并且党中央依据有关规定对干部进行推荐、提名和任免。一般情况下,党中央每5年召开1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会议上对一个时期的党组织的工作进行全面地部署。
    按照规定,党支部每年至少会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规定: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组织生活会一般以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小组会形式召开。组织生活会应当确定主题,会前认真学习,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会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
    拓展延伸
    党组会议的召开频率对党的决策效率有何影响?
    党组会议的召开频率直接关系到党的决策效率。如果党组会议的召开频率过低,会导致决策过程延迟,难以及时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决策的及时性至关重要。然而,如果党组会议的召开频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会议过多、决策过程冗长,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合理的党组会议召开频率是关键。它应该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紧迫程度来确定,确保党组会议能够及时、高效地进行决策,推动党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结语
    党支部党员大会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是党组织的重要议事决策机构,对于党的工作部署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在制定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重大战略、改革、举措和事项的决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则是保证党员参与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整改落实的重要形式。合理确定党组会议的召开频率,既要确保决策的及时性,又要避免冗长和浪费。只有通过高效的党组会议,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十一条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
    党支部党员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村、社区重要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党支部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第十二条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等。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可进行。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一般应当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
    第十三条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并设立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
    党小组主要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
    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第十四条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委托副书记或者委员召集并主持。党小组会由党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