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北京故意杀人罪从犯怎么判 |
释义 | 故意杀人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主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杀人手段、犯罪后果、社会评价来综合考量。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罪从犯应当在既遂犯的刑罚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防卫过当致人死亡量刑 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杀人罪。按照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司法实践中,确定何种情况下减轻、减轻多少,何种情况下免除处罚,一般应当综合考虑防卫的具体目的、过当的程度、罪过形式以及防卫行为所保护权益的性质等个方面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山东“于欢案”,于欢的行为被最高人民法院定性为防卫过当,最终量刑5年,是减轻处罚后,在十年以下量刑。这是最高院对防卫过当致死类案件的一种认识,对全国范围内法院的审判具有参考意义。而作为辩护律师处理案件来说,做正当防卫、无罪辩护是最有力的辩护策略。在积极寻求正当防卫的过程中,法院即便没有认定为正当防卫,也会在认定防卫过当的基础上在量刑上予以考量,最大程度有利于被告人。 二、过失杀人后抛尸判刑大概多少年 杀人抛尸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我国法律规定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抛尸罪在国家法律中是指盗窃、侮辱、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盗窃、侮辱、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是指秘密窃取尸体或者对尸体、尸骨、骨灰采用毁坏、砧污等方法加以侮辱的行为。 对于自首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被告人,除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一般不应考虑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亲属送被告人归案或协助抓获被告人的,也应视为自首,原则上应当从宽处罚。对具有立功表现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的被告人,一般也应当体现从宽,可考虑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如果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即使有立功情节,也可以不予从轻处罚。 三、喝醉杀人没杀成是否犯罪 喝醉杀人没杀成犯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判处刑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