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认定犯罪要考虑客观因素吗 |
释义 | 要。目前司法实践主要是根据《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来认定的,包括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客观方面包括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因果联系等。其中,犯罪行为是必备要件,其它是选择要件。 一、什么叫同一个犯罪呢?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2、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3、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4、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二、职务侵占罪的四个构成要件都有什么 在刑法上,构成任何犯罪都是需要具备构成要件的,一般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客体、客观、主体、主观四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四项构成要件包括: 1、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三、协助组织卖淫的犯罪构成要件 协助组织卖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他人的人身权利和社会道德风尚;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对组织他人卖淫犯罪活动起协助作用的犯罪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