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隐私权如何界定 |
释义 | 侵犯隐私权这样界定: 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须具违法性; 2、存在隐私权被损害的事实,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 3、损害事实与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 一、非法监视包括哪些行为 非法监视包括监视私人活动的范围;行为人应当在主观上具有过错,且该过错应当是故意,即知道他人的活动属于私人活动,故意进行监视,使被监视人的私人活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暴露在其监视之中;非法监视私人活动所侵害的权利是隐私权,受到损害的是隐私利益。 二、偷放监听器是什么罪 偷放窃听器的犯罪包括: 1、如果监听到的是个人隐私的,就会构成侵犯他人隐私罪: 2、如果窃听器窃取的是国家秘密的,就可能会构成窃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罪; 3、除了公安、检查机关,任何其他机关和个人都没有权利使用窃听器搜查犯罪嫌疑人的身体和住所,以寻找犯罪的证据。 一、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1、主观过错,侵犯隐私权应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过错,构成侵权责任; 2、违法行为的存在。侵犯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德而受到法律的否定和评价,使其具有违法性质; 3、损害结果和损害是侵权的结果; 4、有因果关系。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二、侵犯他人隐私罪量刑包括: 1、若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我国刑法特殊规定的或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人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2、但一般而言,侵犯他人隐私权属于侵权行为,行为人须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