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驾影响事业编政审么 |
释义 | 一、酒驾影响事业编政审么 酒驾不影响事业编政审,只要没有行政拘留刑事处罚之类的就不会有影响的。一般来说,政审看的是专业、学历等一些基本的信息,而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政审不会涉及到交警部门的一般处罚信息,刑事案件除外,但是档案可能会有记录的。 其实酒驾或者违反交通规定造成结果不重大的,没有被拘留或者其他的刑事处罚的对政审都是没有影响的,但如果有被拘留或者被刑事处罚的就会对政审产生影响。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如果没有达到醉驾的程度,酒驾政审是可以通过得。但是,醉驾会影响公务员的政审。因为,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考或者参军入伍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政审的工作,从2012年5月1日开始,醉酒驾驶的行为已经列入了刑法处罚的范围内,届时,被政审人以及亲属一旦要是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就已经是触犯刑法了,同时,酒驾还触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如果情节严重的话,还会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将会对被政审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公务员政审条件》规定,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视为考察(政审)不合格: 1、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报考政法机关的; 2、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3、酒驾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正常情况不受影响。但有的行业如国家安全,公安,司法行政部门,检察,法院,可能会受影响。 二、政审指的是政治审查。通常审查以下内容: 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有抵触行为的; 2、受过刑事处分的; 3、受行政处分未解除处分的;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的; 4、有流氓、盗窃、贪污、赌博、诈骗等不法行为的; 5、组织纪律松懈,经常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的; 6、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 7、有其它不宜到机关工作的问题。 劳动仲裁属于民事案件,对政审没有任何影响的,不用太担心。通常情况下,政审主要考察你的背景,看你个人有没有“污点”,申请劳动仲裁是法律赋予每个劳动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定途径,不能算个人污点。 三、酒后驾驶与醉驾有什么区别 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91条中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四、政审时碰到这五种情况,几乎都难以通过 1、有酒驾记录或被开除了党籍的人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构成了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员需要为之付出应有的代价。酒精会麻痹人体的神经,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极高。因此如果酒后驾驶被查,就会在档案中留下记录,日后政审时会被一票否定。入党的过程复杂繁琐,因此如果不是出现了特大事故,绝对不会被开除党籍。一旦被开除处分,便是犯下了严重错误,政审时难以通过。 2、直系亲属涉案未结或正在接受调查 反正亲属身上背负着正在审核的案件,不论是原告方还是被告方,都失去了政审通过的资格。如果家中有亲属正在被警方调查,那其后代同样无法通过政审。正在接受调查的则说明涉及到了刑事案件,而且是重要嫌疑人。收集证据需要一定的时间,得出案件最终结论也需要时间,所以在案件调查结束之前,只能暂且搁置政审的事。 3、考生自己或亲属曾发表过不正当言论 网络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帮人们掩盖真实身份,因此许多人就会在网上肆无忌惮地发言。仗着身份未知的优势,发表的一些目中无人的言论也不会被记录或举报。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国家近两年也加强了对国民上网的行为管理。发表过不正当言论的行为涉及违法,在个人档案中留下记录,影响亲属和后代的政审。 4、考生有过不当行为记录的情况 因为不到通常是指,考生自己的行为作风有违道德,或私生活混乱不堪,以至于会破坏国家或政府的形象。虽然国家提倡恋爱和结婚自由,但未婚先孕还不负责的行为并不提倡。考生在校期间结交了数量过多的女友,同样会被视作行为不端正。所以考生应该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在校期间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5、有失信记录的考生 诚信是在社会上行走和生活的基础,良好的诚信同样也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前提。但有些考生在校期间有过失信记录,例如各种大型考试时作弊被抓,并被学校记了处分的情况。其实不仅是全国性的大型考试,就连学校组织的小型月考,若作弊被抓住并记了处分,同样无法通过政审。 公务员的政审严格,但其他环节也不容忽视。 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考上公务员,等待考生的还有后续的政审和体检。虽然正常的困难程度有目共睹,但体检同样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有些考生的身体存在潜在疾病,通过公务员的体检可以尽早发现。但是如果考生的身体素质过差,有很大概率将与公务员擦肩而过了,身体不好在岗位上工作时间就会很短。 除了重视体检以外,还应在报考公务员之前,就确定好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岗位。不同的岗位招募的人数不同,因此上岸难度也不同。在基层的工作岗位招募的人数比较多,但是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报名的人很少,因此上岸率普遍就很高。而大城市的公务员很受欢迎,竞争也就意料之中的激烈,因此上岸率就比较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六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一条 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 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 第六十二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