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证据可能被篡改,如何防止司法腐败? |
释义 | 法律分析:司法腐败是指司法工作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其中最为严重的腐败行为之一就是篡改证据。要防止司法腐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就知悉的事实如实作证,不得隐瞒,不得歪曲事实”,并规定证人“有隐瞒、歪曲事实情节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82 条规定:“徇私枉法,帮助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公证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审核公证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和其他有关证据材料,保证公证材料的真实、合法有效,公证结果的真实、完整、清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条规定:“律师应当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事实和法律提出辩护意见和证据,不得为达到不法目的干涉司法活动,不得隐瞒、篡改证据。” 以上法律依据表明,证据是刑事诉讼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防止司法腐败的基本途径。对于可能被篡改的证据,除了当事人自身提供证明外,还可以向公证机构申请公证或者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方式进行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