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聘用制人员是编内还是编外
释义
    编内。
    一、1、现在事业单位实行的是聘用制,这种聘用是编内聘用,是和编外的劳动合同制有着本质区别的。事业在编人员的聘用合同中,一般会约定签约期限,试用期,工资标准、服务期及违约责任等款项。
    2、这种聘用制,都是要经过人社局备案,编委会研究,并列入编内人员信息库的。判断聘用制是否为在编人员,看招聘公告中有无列编说明。一般招聘公告中,都有明确说明。如果招聘人员未列编,那会明确讲清楚招聘人员类型(比如备案制、人事代理、劳动合同制等)。
    二、聘用制有两大核心要素:一是实行公开招聘;二是签订聘用合同。而区分编制内外的也正是这两大要素。
    三、区别
    1、编内、在编人员是指:通过国家各省市每年举办的正式编制考试,报考了相应岗位,并经历了重重考验,从而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在组织部、人事局内有了正式注册的工作人员。
    2、编外、非在编人员是指:非通过组织部、人事局组织的考试形式招聘进来,而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自主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编外、非在编人员一般可分为工勤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和临时工。
    3、福利待遇
    1、在编编内人员属于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都是按国家制订的事业单位标准进行发放的,而随着年龄、工龄及职称等等的提升,长期工资比编外人员高很多,退休之后的养老保险也比编外人员高。
    2、而编外人员不属于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都是事业单位本身制订的,很难有所提升,甚至五险一金都不一定交全,在缴费金额上更是有很大差别,工资普遍较低。
    4、前途
    1、在编编内事业单位人员可以通过工作年限还有职称水平的考取来申请升职,每晋升一个职称都会相对提高福利待遇,而职位也有机会去晋升。
    2、而编外人员工作时间再长也是一直保持原有岗位不变的,就算是有机会提升,在今后的前途上还是不长远。
    四、《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只要用人,就要签订“劳动合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只要使用编外,也要签订“劳动合同”。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这条所指正是前文所提的35号文件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这两个国务院文件和行政法规中,均要求事业单位编内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同时也明确了“聘用合同”是特殊的“劳动合同”,即一般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只有未明确的才按照《劳动合同法》管理,这也正是编制内外权利的主要区别。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8: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