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销售预包装食品的必要条件? |
释义 | 食品经营许可证是销售食品的必需证件,根据不同类别的食品销售,需选择相应的许可证类型。预包装食品是提前封装好的定量食品,只有具备食品生产和加工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带有包装的食品才算预包装食品。其他销售形式如现场销售、散装食品、农产品和小作坊路边摊的食品都不属于预包装食品。 法律分析 不需要在卫生监督所办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需要办理食品流通经营许可证,在工商管理局办理。从事预包装食品零售,需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是国家工商行政部门对于从事食品交易的组织或个人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件,是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替代证件。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个人合法经营权的凭证。 食品经营许可证指的是销售食品的证书,有关食品的销售的都是需要证书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分为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保健食品、茶叶、酒类批发、乳制品、奶粉等的销售)奶茶制售,饮品制售、蛋糕制售,熟食制作等,每一个类目审核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行业选择许可证类型。 预包装就是提前封装好的食品,就是把定量的食品放入定量的包装里面,主体的要指的话,就是具有食品生产和加工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出来的带有包装的食品,这一类食品也是有规定的,其实有4类不能算是预包装食品,比如现场销售的,散装的,可以食用的农产品,还有小作坊和路边摊的食品都不能算。 拓展延伸 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质量标准与监管措施 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质量标准与监管措施是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预包装食品必须符合一系列质量标准,包括食品成分、添加剂使用、标签规范等方面。质量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食品的品质、卫生和安全。监管措施则包括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证管理、食品检验抽检、生产环境监控等方面。相关部门会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以保证预包装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应留意产品标签,选择有合法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并保留购买凭证以便维权。 结语 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消费者应留意产品标签,选择合法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以确保食品安全。预包装食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包括成分、添加剂使用和标签规范等方面。相关部门通过许可证管理、检验抽检和监控等措施,监督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应保留购买凭证,以便维权。预包装食品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措施是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六十七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八条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六十九条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第七十条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第七十一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