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不给合同怎么办 |
释义 | 劳动合同签完不给员工是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工人变更商务合同需要签两份吗? 用人单位变更合同之后需要签订两份。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合同是否可以拍照给别人看 劳动合同不可以拍照给别人看。 如果是公司的人事部,不能把劳动合同拍照给别人的。个人自己拍劳动合同,那么里面关于公司保密条款要注意,不然公司可能会起诉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般来说,劳动合同签订后应一式三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在鉴证劳动合同时,鉴证部门留存一份。因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签订劳动合同的份数应根据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要求来确定,至少要保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各有一份。 三、企业的规章制度如何合法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应当通过与工会或员工代表平等协商讨论后由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用人单位应当保存与职工协商有关的证据材料,如签订的会议记录等法律文件,以证明用人单位履行了与职工平等协商的法律义务。大多数的雇主应该向员工宣传或告知那些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履行通知义务: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编制成员工手册,并签字确认已阅读;2.组织新员工参加培训并签署培训纪要; 用人单位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工会或职工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修改和改进意见。用人单位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法律专业审查,修改或废止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法!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违反规章制度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切身利益、违反法律法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第81条法律责任缺乏强制性条款和未能提供一份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没有指定的强制性条款的劳动合同在本法规定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员工。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造成劳动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