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发生医疗事故,如何投诉
释义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
    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和处理方式。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
    一、遇到医疗纠纷,一般通过哪几种途径来解决
    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律途径:
    一、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四、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等。
    二、医患纠纷解决途径
    医患纠纷解决途径:1、双方自愿协商;2、申请人民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对分歧较大或者索赔数额较高的医疗纠纷,鼓励医患双方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
    三、发生医疗纠纷后需要怎么处理
    出现医疗纠纷后的处理:
    1、协商。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尊重客观事实。医患双方应当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要求,不得有违法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4: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