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开除了怎么处理 |
释义 | 法律分析: 劳动者被开除的,分以下情形处理: 1、用人单位合法开除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办理工作交接,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并且出具离职证明。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合法开除: (1)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因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3)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6)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用人单位违法开除 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不履行或者不支付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 (1)与用人单位协商; (2)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