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快递包裹破损,如何向快递公司索赔? |
释义 | 快递包裹破损赔偿问题存在争议,快递运单规定的赔偿条款是否有效成为焦点。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收件人应当当面验收快件,外包装有破损时应先验收内件再签收。若有问题,应在快递运单上注明并与收派员共同签字,作为赔偿证据。然而,该条款被认为可能无效,因为快递市场的特殊性使得运费与风险不成比例。一些法院已经认为在低运费情况下要求巨额赔偿不公平。因此,快递包裹破损赔偿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法律分析 1.根据《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快件外包装完好,由收件人签字确认。如果外包装出现明显破损等异常情况的,收派员应告知收件人先验收内件再签收;快递服务组织与寄件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快件损坏等异常情况,收派员应在快递运单上注明情况,并由收件人(代收人)和收派员共同签字;收件人(代收人)拒绝签字的,收派员应予以注明。” 2.收到快件时,应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有无明显拆过重新包装的痕迹;如果知道寄递时的重量,也可以简单称重。若外包装有问题或重量明显减少,应与收派员先验收内件,如果内件没有问题再签收;如果有丢失短少或损毁等问题,应请收派员在快递运单上注明,并和收派员共同签字,以作为要求快递企业赔偿的证据。目前,快递包裹破损的赔偿问题在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各地法院在审理案件中掌握的尺度标准也不尽统一。 相关知识:**公司运单规定货物遗失按运费6倍赔偿的条款是否有效 按照目前快递业的惯例,该条款一般都写在快递运单(也称作快递详情单)背面,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很多人认为该条款属于《民法典》40条所规定的情形:“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因此应当被认定为无效条款。该观点逐渐从以前的一种主流观点转变为目前少数人的意见,这是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完全忽略了快递市场的特殊性。快递市场属于高成本、低利润、高风险的行业,**公司所收取的运费与所承担风险完全不成比例。比如本案所示,寄送物品价值32900元,只收取了30元运费,占比1‰都不到。关于此观点,在一些法院判决书中已经有所体现,例如上海高院在**曼图罗服饰有限公司与**春风货运有限公司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上诉案(案号:(2010)沪高民四(商)终字第6号)中认为:“当今货运行业存在较大风险,承运人在收取少额运费的前提下,却要求其在发生货损时承担巨额的赔偿责任,有失公平。” 结语 根据《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收件人在收到快件时应当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有无明显拆过重新包装的痕迹。如果外包装有问题或重量明显减少,应与收派员先验收内件,确认无问题后再签收。若发现快件损坏等异常情况,应请收派员在快递运单上注明,并共同签字作为赔偿的证据。然而,快递包裹破损的赔偿问题在实践中存在争议,各地法院对此的标准也不统一。对于快递运单中规定货物遗失按运费6倍赔偿的条款是否有效,目前存在不同观点,但需要考虑到快递市场的特殊性。快递行业的高风险与低利润使得一些法院认为运费与赔偿责任之间应该保持相对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九章 公共航空运输 第二节 运 输 凭 证 第一百一十七条 托运人应当对航空货运单上所填关于货物的说明和声明的正确性负责。 因航空货运单上所填的说明和声明不符合规定、不正确或者不完全,给承运人或者承运人对之负责的其他人造成损失的,托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九章 公共航空运输 第二节 运 输 凭 证 第一百一十八条 航空货运单是航空货物运输合同订立和运输条件以及承运人接受货物的初步证据。 航空货运单上关于货物的重量、尺寸、包装和包装件数的说明具有初步证据的效力。除经过承运人和托运人当面查对并在航空货运单上注明经过查对或者书写关于货物的外表情况的说明外,航空货运单上关于货物的数量、体积和情况的说明不能构成不利于承运人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2015修正):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收件验视制度,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收寄邮件、快件的,对邮政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对快递企业,邮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用户在邮件、快件中夹带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的物品,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有前两款规定的违法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经营国际寄递业务,以及用户交寄国际邮递物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