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构成要素是什么
释义
    军事秘密罪的主旨是: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军事秘密的安全和国防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行为,主体是军人,主观上是故意为境外机构、组织窃取、刺探、收买军事秘密或非法提供军事秘密。
    法律分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军事秘密的安全和国防安全。军事秘密是国家秘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行为。窃取军事秘密,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会被人发觉的秘密方法,暗中盗窃军事秘密的行为;刺探军事秘密,是指行为人在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的诱使、指派下,为他们搜集、侦察、探听军事秘密的行为;提供军事秘密,是指行为人通过口头、文字等各种方式,将自己所掌握的军事秘密传递给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的行为。所谓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是指一切搜集我国情报的具有外国国籍的人。无论该外国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行为,即构成本罪。收买军事秘密,是指军职人员以金钱或财物为交换形式,从他人那里获取军事秘密的行为。“非法提供”,是指在对外交往与活动中,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第21条的规定,未经事先批准,而向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提供军事秘密事项。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军人。他们为自身职责的性质决定,不论其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也不论其窃取、刺探、收买、提供的是重要的还是一般的军事秘密,是文件、材料、实物,还是有关军事秘密的情报、资料,均构成本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认为是犯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会造成危害军事秘密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犯罪动机不论是为了危害国防安全还是为了达到其他个人目的,都不影响本罪主观故意的成立。但行为人主观上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是在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军事秘密,或者是在向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军事秘密有所认识。
    结语
    《保守国家秘密法》对军事秘密的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都构成犯罪。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军事秘密的安全,主体是军人。无论军事秘密的重要性如何,只要行为人故意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都构成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不受犯罪动机的影响,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这一罪行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应受到严厉打击和惩处,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军事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密码工作管理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国家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科学技术合作,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
    国家加强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协调发展,促进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技术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和技术双向转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0: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