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规划公示后多长时间进行动迁?
释义
    动迁需要半年左右,政府应及时公布征地公告,45天内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3个月内发放动迁补偿款。《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征收补偿方案需公布并征求公众意见,搬迁应先补偿后搬迁,禁止暴力或非法方式迫使搬迁。建设单位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法律分析
    动迁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政府应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收土地公告,在发布征地公告后45日内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实施土地征收,自征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发放动迁补偿款。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
    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第二十七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拓展延伸
    规划公示后的动迁时机如何确定?
    确定规划公示后的动迁时机涉及多个因素。首先,需要考虑规划公示的目的和内容,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其次,需要评估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安排和工程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此外,还要考虑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利益,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最后,需要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动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动迁时机,以实现规划目标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居民权益。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和相关要求,确定规划公示后的动迁时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规划公示的目的和内容、项目进度和可行性、资金安排、居民意见和利益等。同时,还需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动迁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在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动迁时机,以实现规划目标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居民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一条 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以及受保护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二十一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 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