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准扶贫政策有哪些 |
释义 | 精准扶贫政策如下: 1、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调查和评估,对贫困户进行认定和登记,确保扶贫资源的有针对性和精确性; 2、教育扶贫政策: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建设和改善农村学校条件,提供助学金和资助贫困学生等措施,以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3、健康扶贫政策:提供贫困地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建设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供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医疗费用补偿等; 4、就业扶贫政策:推动产业扶贫,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来源; 5、生态扶贫政策:推进生态保护与扶贫相结合,通过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发展等方式,提升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益; 6、社会保障扶贫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确保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救助等。 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要求如下: 1、扶贫对象识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上年度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基本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整户识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家庭各类收入总和扣除生产经营性支出后,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数计算得出; 2、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3、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4、农户居住用房是C、D级危险房屋的,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不仅在中国,同样有着世界意义,具体体现为:一是为加快推进全球反贫困进程做出了重大的直接贡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意味着中国将率先实现联合国2030年的减贫目标,这对于推进全球减贫事业、改善全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依据】: 《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第二条 国家扶贫资金是指中央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支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专项安排的资金,包括: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 第三条 国家各项扶贫资金应当根据扶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 第四条 国家各项扶贫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并以这些县中的贫困乡、村、户作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和受益的对象。非贫困县中零星分散的贫困乡、村、户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贫困县,由有关地方各级政府自行筹措安排资金进行扶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