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时,需要注意防范境外毒品犯罪团伙的利用。但是,法律并没有对企业具体的预防措施进行规定。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条 规定:违反国家规定,运输、邮寄、寄递毒品、毒草、毒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9条 规定:违法买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长期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8条 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从事走私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9条 规定:非法运输、贮藏毒品罪,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0条 规定:窝藏、转移毒品、毒资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员工、业务合作伙伴的背景调查和日常监管,确保企业不会被境外毒品犯罪团伙利用。同时,企业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毒品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