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解除预抵押能办理房产证吗 |
释义 | 一、办理抵押需要扣留房产证吗 现在房产证不需要扣留了、都是系统办公,录入了系统以后房产证就会给你,抵押之后房产证就已经限制了,无法办理任何业务了,例如过户等。 抵押受限 根据《民法典》和《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设定抵押或抵押时受一定限制。 (一)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地上没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在建工程的,纯粹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进行抵押;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是已经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土地使用权除外。 (三)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和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不得抵押。 (四)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不得进行抵押。 (五)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不得抵押。 (六)已被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不得抵押。 (七)以享有国家优惠政策购买获得的房地产不能全额抵押,其抵押额以房地产权利人可以处分和收益的份额比例为限。 (八)违章建筑物或临时建筑物不能用于抵押。 (九)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 二、办理抵押贷款需要什么资料 (一)申请人及配偶的身份证 (二)申请人及配偶的户口本 (三)申请人的婚姻证明包括结婚证或民政局开具的未婚证明 (四)申请人的收入证明 (五)申请人有其它银行贷款的,还需要提供原贷款合同及最后一期的银行对帐单 (六)家庭其他财产证明,如另处房产证、股票、基金、现金存折、车辆行驶证等等。 三、房屋抵押需要本人吗 必须本人去办理的,贷款申请一般需要提供的申请资料: (一)身份证明资料。 (二)婚姻证明资料:结婚证、离婚证、未婚声明等。 (三)本地居住证明资料:近一年任意3个月固定电话缴费清单,或水电费缴费清单等公用事业收费单据,或其他可以证明住址的资料。 (四)担保证明资料:抵押物权属证明。有共有权人的,还需提供共有权人同意抵押声明或要求共有权人在抵押合同中签字。提供其他辅助担保方式的,还需提供相应证明资料。 (五)用途证明资料:贷款用途为购车/购车位的:须提交能够证明购房用途真实性的资料,如购车/购车位合同、认购意向书、定金收据、首付款收据等。 (六)还款能力证明资料:我行代发工资客户可以直接提供其代发工资账户流水;社保账户流水或个人纳税单等。 四、办理抵押登记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办理抵押登记需准备的资料有: 1、抵押权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 ⑴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等; ⑵法人及其他组织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法人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等; 3、房屋所有权证; 4、抵押合同; 5、主债权合同; 6、其他必要资料: ⑴土地使用(租用)证; ⑵抵押人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应当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 ⑶抵押人为集体企业的,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同意抵押及主管单位备案的文件; ⑷抵押人为公司法人的,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同意抵押的决议; ⑸抵押人为自然人的,已婚的应提交结婚证或其他婚姻关系证明文件及配偶身份证,未婚的应提交单身证明; ⑹委托办理的,应提交委托公证书、受托人身份证明; ⑺抵押人为未成年人或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提交监护资格证明、监护人身份证明,监护人应提交为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证书; ⑻登记部门认为需要的其他资料。 五、个人起诉离婚需要扣留结婚证吗 不会扣留但需要结婚证,如果没有结婚证,要去结婚登记的民政局开婚姻登记证明才可以。 法律依据: 诉讼离婚的程序: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庭,必须向法庭出具是否离婚的书面意见);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六、问一下房产证办理抵押登记需要多长时间 1、现在办理房产抵押登记需要10个工作日。 2、法律依据:《房屋登记办法》 第二十三条: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于下列时限内,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 (一)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30个工作日,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60个工作日; (二)抵押权、地役权登记,10个工作日; (三)预告登记、更正登记,10个工作日; (四)异议登记,1个工作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