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刑案件中,如何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释义
    法律分析:在死刑案件中,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充分保护。在司法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辩护权利和人身权利。同时,应当加强对被告人的心理援助和教育,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对待。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被告人有权自始至终进行辩护,有权委托辩护人代理。法庭应当保障被告人和辩护人的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四条:对死刑案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过人民法院的再审核准后执行。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被执行人及其家属,并且履行出具死亡证明书的法定程序。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适用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被告人或其辩护人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或上诉后提出抗诉,应当依法进行再审,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复核认为符合法定执行条件的,可以决定缓期执行死刑,并按照法定程序执行。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审理刑事案件中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规定》第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对需要心理援助的涉案人员进行心理援助,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教育。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死刑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死刑案件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加强对被告人的人身权利的保护,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对待。
    总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保护的重点,在司法过程中应得到充分保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0: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