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高血压员工怎么签用工合同
释义
    如果购买了五险就没什么大问题。可以与员工签署协议也可以。无出现法定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应严格履行。虽然法律限定了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解除权,但应依法进行解除,否则劳动者能够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一、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1)劳动者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之一: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介绍的情况不相符合时,劳动者可以随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由于个人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再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在试用期内,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哪些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呢
    依照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
    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必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予以辞退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灭。即《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退是指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时,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富余职工辞职劳动关系解除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被裁员人员即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劳动法》第27条对此类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富余人员辞职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是允许的,同样也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3、事实劳动关系将退出历史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解除
    《劳动法》第32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种情况:
    (一)在试用期内;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4、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
    《劳动法》第23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终止,即“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