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
释义 | 《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国家对耕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转非耕地的补偿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占用耕地的单位应按照原则开垦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如无法开垦,需缴纳耕地开垦费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制定开垦耕地计划,并监督开垦工作。 法律分析 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三十条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拓展延伸 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 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这些法律规定确保了耕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资源。其次,耕地保护制度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农民的生计和粮食安全。这些规定要求农业生产者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耕地保护制度也鼓励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总之,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结语 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这些规定确保了耕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资源。同时,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农民的生计和粮食安全。科学的耕作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都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和鼓励。耕地保护制度的法律规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纲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四节 房屋租赁 第五十六条 以营利为目的,房屋所有权人将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国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费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退回所收取的钱款;情节严重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