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实施之前依据什么 |
释义 | 一,8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劳动者和企业没有专门的法律调整,依据的大多是民法,还有地方性政策: 1,劳动法是在1994年实施的,在80年代以前,(改革开放是1983召开11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基本上是计划经济,国有企业,不存在或者很少存在劳动纠纷。 2,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是没有私营经济的,所有企业都是国有(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因为国有,所以更多的是考虑国家因素; 3,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的经营全靠国家和地方,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少数失业人员,多数都是因违法犯罪被企业开除的;并不存在市场经济下的劳资纠纷及矛盾。二,劳动法实施之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自新中国成立到公私合营,经济国有化: (1)这一时期,是国家稳定,调控经济,改革旧时代经济体制,建立自身经济体制的时期; (2)这一时期,因为出于大变革时代,所以并没有产生太多劳动纠纷问题。 2,第二阶段是经济国有化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 (1)因为是计划经济,一切以计划来,这一时期也没有关于劳动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出台指导性文件,由地方制定相应细则,具体则由企业制定规章制度; (2)由于当时国家,地方,企业是连体的,政企不分家,实际上国家的政策也就是企业的制度,因为特殊历史环境,也没有人敢破坏这一规定; (3)在改革开放前,并不存在需要劳动法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条件和背景。 3,第三阶段,则是改革开放到劳动法实施: (1)这一阶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劳动纠纷随之产生,因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务院陆续颁布了多条关于调整劳动关系的令; (2)其中主要包括的是一些特殊领域,因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陆续有一些国务院颁布的法规来约束调整劳动关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