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海孤寡老人认定标准最新规定 |
释义 | 上海孤寡老人认定标准和国家对其的政策: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经济困难的孤寡老人享有基本生活、医疗、居住等救助。政府投资的养老机构应优先满足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人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也规定了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义务人的老年人的供养内容和形式。 法律分析 一、上海孤寡老人认定标准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第四十一条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二、国家对孤寡老人的政策 1、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第四十一条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另外的,对供养内容、供养形式和法律责任都有明确规定。第九条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五)办理丧葬事宜。 结语 政府对经济困难的孤寡老人的保障政策十分重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国家要给予这些老年人基本生活、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救助和供养。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也应优先满足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保障了孤寡老人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过上安享晚年的生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七十条 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无监护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