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
释义
    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为加强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保护被监管人员和监管场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监管场所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戒毒条例》、《拘留所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监管场所应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纳入被监管人员出入监所教育、常规教育的教学计划。. 对监管期限在三个月以上和有过卖淫嫖娼、吸毒等行为的被监管人员全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并及时对初筛阳性样本进行确证检测,应在获知艾滋病确证阳性检测结果之日起30日内将结果告知被监管人员,告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并提供艾滋病咨询服务和心理疏导。
    《通知》提出,监管场所医疗机构或承担监管场所医疗职责的医疗机构为监所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工作。
    艾滋病防治知识
    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服药周期:28天。 服药种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根据当地药品的可及性及医生评估后开具用药方案。 服药效果:服药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首次服药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
    检测与治疗
    (1)艾滋病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保密。
    行为干预措施,是指能够有效减少艾滋病传播的各种措施,包括:针对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等措施;针对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措施,以及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针对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等措施;早期发现感染者和有助于危险行为改变的自愿咨询检测措施;健康教育措施;提高个人规范意识以及减少危险行为的针对性同伴教育措施。
    法律依据
    《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和完善艾滋病预防、检测、控制、治疗和救助服务网络的建设,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将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8: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