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喝酒开车出了事故怎么处理 |
释义 | 喝酒开车出了事故的处理办法如下: 1、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存证据、抢救伤员; 2、向交通警察报警; 3、在确保区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转移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上并树立危险标志; 4、撤离现场,等待交通警察来处理后续事宜。 酒驾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客体,对自然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2、客观要件,驾驶机动车人员在行为客观上构成犯罪; 3、主体要件,已满16周岁自然人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驾驶员在主观上有故意行为,明知危害到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仍然实行这种行为。 安全行车知识如下: 1、驾驶车辆时,须携带有效驾驶证、行驶证及有关证件; 2、遵守交通法规,不疲劳驾车; 3、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驾车; 4、做到安全装载,不超载驾驶; 5、按规定车道行驶,不开急躁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6、按规定车速行驶,不超速行驶; 7、工作期间不得饮酒; 8、经常学习交通法规; 9、要坚持预防为主,不开冒险车,保持车况良好,经常检查车辆运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驾驶车辆属于高度危险作业,司机朋友在驾驶车辆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行车,遵守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