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有狗证,但我家狗走失24小时了,可以报警吗 |
释义 | 人口失踪报案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等待24小时,儿童和老人走失可随时报警。若有证据表明失踪可能涉及犯罪行为,如绑架、婴儿被盗等,会立案处理。儿童被拐也无需等待24小时,应立即报案。公安部要求采集血样并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以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法律分析 这要看情况,一般受理是要求48小时,但并非所有的人口失踪案都得要在失踪满24小时以上,公安机关才会以人员失踪受理报案的。如果是儿童、老人走失的,可随时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若是成年人失踪即便公安机关不会当即立案侦查,但也登记失踪人口的相关信息,以便通过110平台更快处理。人口失踪没有什么立什么案一说;如果有证据证明人口失踪可能是由于某种犯罪行为引起,如绑架、婴儿被盗,非法拘禁等,那就涉嫌什么就按什么犯罪做刑事案件处理。儿童被拐,什么时候报警什么时候立案,不存在等24小时后才立案的时间规定。2009年12月4日,在《12·4法律服务动车行:相聚到北京》的节目现场,国务院反拐行动工作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杜航伟在节目现场,提醒家长在孩子丢失后要第一时间去报案,并声明公安部从来没有规定必须经过24小时甄别,确定有被拐卖嫌疑和失踪的才能立为刑事案件,强调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就应该立刻报案,公安机关也应该第一时间立为刑事案件,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处理就会贻误战机,丧失最佳的破案黄金时间。为了更好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更快的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公安部要求“两类父母、三类儿童”在内的五类人员必须采集血样进行检验,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即: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自己要求采血的失踪儿童的亲生父母,获解救的被拐卖儿童,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和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儿童。 结语 人口失踪案件的受理并不一定需要等待24小时以上,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儿童、老人走失的情况,可以随时报警并寻求帮助。即使成年人失踪,公安机关也会登记相关信息以便更快处理。如果有证据表明失踪可能与犯罪行为有关,如绑架、婴儿被盗等,将按刑事案件处理。报案应该及时进行,公安机关也应立即处理,以免耽误破案的最佳时机。为了打击拐卖犯罪,公安部要求采集血样并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转让、租借有关证件、专用标识或者有关批准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违法证件、专用标识、有关批准文件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修正):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 第二十八条 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因科学研究、人工繁育、公众展示展演、文物保护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保证可追溯,但国务院对批准机关另有规定的除外。 出售、利用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提供狩猎、人工繁育、进出口等合法来源证明。 实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专用标识的范围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出售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野生动物的,还应当依法附有检疫证明。 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应当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并保障野生动物健康状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