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方式的选择 |
释义 | (一)强制性披露。英国学者哈耶克提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告诉我们,资源的任何配置都是特定决策的结果,人们做出任何决策都是基于给定的信息,资源配置的优劣取决于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完整与准确程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各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整和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逆向选择模型,它发生于当事人签约之前,也被称为事前非对称,二是道德风险模型,它发生于当事人签约之后,也被称为事后非对称。事前非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事后非对称信息导致道德风险。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可以适用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作为社会责任信息提供者一方的企业,与作为社会责任信息需求者一方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所以,那些自身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并不会因为自己履行了社会责任,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而获得收益,就有可能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减少对社会责任的投入甚至是减少披露的力度。那些没有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代价,更不会因为得到了社会的回报而增加对社会责任的投入。双方搏弈的结果,整个社会的社会责任绩效水平下降,信息供给不足。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同样适用于道德风险模型。道德风险是指签约双方在订立契约后,委托方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监督代理方的行为,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前者的利益。 既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源于信息不对称,那么就有必要通过强制性规范,增加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数量,并保证其质量,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此外,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存在外部效应,其发生的费用一般大于其从中获得的收益;社会责任会计计量复杂,其信息成本高于传统会计;而且企业可能会担心会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只披露对自己有利的社会责任信息,而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就有可能不披露或少披露。所以,信息供给不足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常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其实,国外很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向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自愿性披露。根据信号理论,应当自愿性披露。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