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商标的归属权是怎样的
释义
    商标的归属权就是指商标的权利人,商标权利人是指享有商标的:使用权、独占权、许可使用权、设立抵押权、转让权、继承权、投资权、禁止权的个人或单位。商标权利人一般就是商标申请人或者商标被授权使用人。所以商标的归属是享有商标权利的个人或者单位。
    一、商标授权使用费标准
    商标使用费属于特许权使用费之一,《实施条例》第二十条有明确的定义,是指企业提供商标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商品权使用人应付商品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商标权是单一性质的法定权利,又称,是指经依法注册商标的所有权人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非他性权利,包括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等。
    实际中,授权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话,首先就是得双方协商确定好借钱,要是协商不下来的话,或是在协商的时候,是按下面的计算方法确定使用许可费用的:
    1、根据产品售价的百分比计算,通常为1%-5%;
    2、根据产品利润率计算;
    3、根据双方协商确定的一定数额计算。
    在计算许可使用费的时候,你需要注意以下因素是常见的影响许可费的主要因素:
    1、商标的知名度;
    2、商标的许可使用方式;
    3、商标许可的时间、地域、商品范围;
    4、行业利润、前景。
    在确定价钱之后,办理商标使用许可需要做好以下两件事:
    1、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
    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要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商标使用许可在没经过备案,就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要是办理商标再许可的话,那么,你需要注意下面的事项:
    1、被许可人再许可第三方使用注册商标的,就要提交其与原许可人签订的含有允许其许可第三方使用内容的合同原件或者由原许可人出具相应的授权书。
    2、上述合同或授权书已在商标局备案的,许可人办理新的再许可备案时,仍需要提交上述合同副本或授权书的原件或经公证的复印件。
    3、属于多重再许可的,许可人办理再许可备案时,要提交该商标从第一次许可使用到本次许可使用的合同副本、授权书原件或经公证的复印件。
    最后,一般要授权注册商标许使用的话,如果许可的商标价值较大,无法评估使用许可使用费的,建议可以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进一步了解。
    二、商标注册有效期多少年
    商标一旦注册,其有效期为十年。注册商标的有效期规定为十年,是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规定相同的,与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系统也是一致的。
    由于我国注册商标专用权产生于商标注册,因此,本条所称的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同时也是注册专用权的有效期。在此有效期内,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人可以充分地行使受法律保护的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以及派生的禁止权,包括禁止他人在相同类似商标或服务上申请注册与权利人的商标相同近似的商标,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该注册商标。
    三、商标授权使用第三方知名维权
    商标转让权,是指商标权人依法享有的将其注册商标依法定程序和条件,转让给他人的权利。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未一并转让的,由商标局通知其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视为放弃转让该注册商标的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注册商标的转让不影响转让前已经生效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效力,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商标侵权诉承担责任:停止侵权的行为,明知是侵权行为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情节严重,判断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侵权的4个要素: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结果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4、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