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度医疗或者临床如何界定 |
释义 |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过度医疗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一、医疗事故符合的条件有什么 医疗事故符合的条件有: 1、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提供医疗服务; 2、违法、过失行为; 3、必须有严重、明显的不良后果; 4、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事故。 二、怎样认定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行为的认定是: 1、医疗事故的主体不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三、怎么样算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认定条件如下: 1、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 2、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过失,且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 3、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 4、给病员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5、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流程是: 1、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卫生行政部安排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以及专业知识进行鉴定。 二、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是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 2、主观方面是存在严重过失; 3、客观方面实施了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4、客体是侵害了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