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涉外企业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容易受到误判,但是法律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涉外企业应当注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合理维护自身利益。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职务犯罪,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依法成立的公司、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颁发执照、证明文件或者违法提供出口退税等犯罪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当事人有权选择辩护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辩护人,但是被告人认为不需要辩护人的除外。被告人有选择辩护人的权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 辩护人的主要任务是:(一)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辩,维护其合法权益;(二)质证控辩双方的证据;(三)提出辩护意见,为判决提供参考意见。 以上法律条文可以帮助涉外企业了解职务犯罪的定义和法律程序,同时明确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利和辩护人的主要任务。涉外企业应当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坚持合法原则,选择合适的辩护人,并提出合理的辩护意见,为自身争取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