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许可的设定与实施有何原则?
释义
    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根据申请人的要求,通过颁发许可证等形式赋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权利的行为。行政许可应遵循合法、公开、公平、便民、救济和信赖保护原则,确保依法实施、公布规定、提供便利、保护权益,并提供救济机制。如需变更或撤回已生效的许可,行政机关应提供补偿,以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
    法律分析
    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1)合法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都应公开。
    (3)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应当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4)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和申请国家赔偿权。
    (5)信赖保护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除非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确需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但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结语
    行政许可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在行政许可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合法、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等原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许可享有一定的权益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许可,除非法律法规修改、废止或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公共利益需要。对于因此造成的财产损失,行政机关应依法给予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二章 法律 第一节 立法权限 第十三条 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事项、范围、期限以及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应当遵循的原则等。
    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但是授权决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被授权机关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权决定实施的情况,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四十九条 为保护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以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为目的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有关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情形除外。
    本法所称的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经权利人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二章 法律 第一节 立法权限 第十五条 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决定行使被授予的权力。
    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被授予的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