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300万偷税漏税案的审判结果
释义
    逃税行为的刑事处罚根据逃税次数和金额进行区分,第一次逃税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只需补缴税款和滞纳金;而第二次逃税则会按逃税比例进行处罚。但如果在五年内曾因逃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逃税都将受到刑事追究。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是第一次进行逃税的,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的,不进行刑事处罚,如果第二次逃税的,按逃税比例进行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拓展延伸
    重判!300万偷税漏税案的审判结果震惊全国
    在这起300万偷税漏税案的审判中,法庭作出了重判的结果,这一结果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震惊。根据审判结果,被告被判处了严厉的刑罚,并被责令返还所偷税漏税的金额。此案的审判结果向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法律对于税务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并将严惩不贷。此次审判结果对于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向潜在的违法者发出了警示,也向公众传递了法律公正的信息。这一重判结果必将对全国范围内的税收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更多人自觉遵守税法,维护税收秩序的稳定。
    结语
    在这起300万偷税漏税案的审判中,法庭作出了重判的结果,向全国范围内传递了法律对税务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被告被判处严厉刑罚,并要求返还所偷税漏税的金额。此案的审判结果对于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向潜在的违法者发出了警示,也向公众传递了法律公正的信息。这一重判结果将对全国范围内的税收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促使更多人自觉遵守税法,维护税收秩序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二条 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四条 下列走私行为,根据本节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二)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走私行为论处,依照本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船舶及所载人员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运输、收购、贩卖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没有合法证明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9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