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释义
    一、受理纠纷
    1、受理范围。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
    2、申请方式。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3、地域管辖。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
    二、调解纠纷
    1、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
    纠纷当事人享有的权利: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要求有关调解人员回避;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自愿达成协议。
    纠纷当事人承担的义务: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遵守调解规则;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在调解前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和效力,以及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调解期限。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一个月内调结。
    三、履行协议
    1、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
    2、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适时进行回访,并就履行情况作出纪录。
    3、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的,应当做好当事人的工作,督促其履行。
    4、如当事人提出协议内容不当,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协议内容不当的,应当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经再次调解变更原协议内容,或者撤销原协议,达成新的调解协议。
    5、对经督促仍不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提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也可以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变更、撤销向人民法院起诉。
    调解方法
    调解方式有:直接调解,公开调解,共同调解,联合调解等。
    调解方法主要有:教之以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喻之以法。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应仅仅是消极被动地排解纠纷,而应注意调防结合,主动积极地预防、减少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的激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