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一份合同出现解释分歧,该如何解决?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出现合同解释分歧时,一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式:1) 通过协商达成一致;2) 寻求专业人士或仲裁机构的意见;3) 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解决。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依据合同中的约定进行解释,最终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十三条 合同是法律上有约束力的协议。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自愿原则,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协商订立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十四条 合同订立前,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合同的解释方法。 第十五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社会公德。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解释发生争议的,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约定解释;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根据该合同的性质、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予以解释。 第一百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解释发生争议,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争议时起二年内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未诉的,其解释不能作为证据。 总之,在解决合同解释分歧的过程中,需要以合同的约定为基础,遵守公正、公平的原则,最终通过协商、专业意见或法院判决等方式达成解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