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不来工作也不请假要怎样处置! |
释义 | 《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不符合要求、严重违反规章规则、严重失职导致重大损害、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工作任务且拒不改正、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直接翘班员工,建议公司完善规章规则,发出《返岗通知书》并通过快递送达员工,以确保解除劳动关系的合法性。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法》 第四章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取要求的; (二)严重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规则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导致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导致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议,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 第一项限定的情形招致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职责的。 三、处置意见(一)直接翘班员工其实对于这种招呼都不打就不见面踪影的员工,按理来说公司是有充足借口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但是就害怕公司操作不当,员工又突然冒出来,继续工作或者提起仲裁。建议从以下多少个点把握: 1、公司内部完善的规章规则是处罚的依据,相关规则在员工入职时就要训练到位。不多说,大家都懂的。 2、公司发出《返岗通知书》。员工翘班达到多少天(根据规则操作),公司应该在 第一时间向员工通讯地址发出《返岗通知书》,要求员工在限定时间回公司工作,注意发出的文件都应该通过快递送达本人手中,并留下员工签收快递回执单据。 拓展延伸 如何应对员工缺勤和不请假的情况? 当员工出现缺勤且不请假的情况时,雇主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首先,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缺勤原因,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困扰。其次,根据公司政策,对于无故缺勤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处罚或纪律调查,以维护组织的纪律和秩序。同时,建立健全的请假制度,明确员工请假的流程和要求,鼓励员工提前申请请假,并提供适当的假期福利,以减少无故缺勤的发生。此外,建立有效的考勤机制,监控员工的出勤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以减少员工缺勤和不请假的现象的发生。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当劳动者出现试用期不符、严重违背规章规则、严重失职、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导致严重影响、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时。对于直接翘班员工,建议公司采取以下措施:一、建立完善的规章规则,作为处罚依据;二、发出《返岗通知书》,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公司工作,并确保通知书通过快递送达并签收。此外,公司还应及时与员工沟通,了解缺勤原因,并根据公司政策对无故缺勤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处罚或纪律调查。同时,建立健全的请假制度,监控员工的出勤情况,并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员工关系,以减少员工缺勤和不请假的现象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