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贷问题解决,购房合同能否解除? |
释义 | 购房者未能获得银行贷款时能否解除合同,取决于责任归属。若开发商原因导致贷款失败,购房者可解除合同且无责任。若是购房者原因,法院一般不支持解除合同。若因国家政策、市场调控等原因导致贷款失败,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且无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购房者未能获得银行贷款时能否解除合同,具体的还要取决于贷款失败的责任在谁,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如因开发商原因致使买房人未能获得贷款的,例如项目手续不齐全、存在违规开发等不符合银行发放贷款的标准,导致购房者不能办理按揭而又无能力继续履行合同的,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甚至还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责任。 (二)如因买房人的原因,例如买房人没有积极办理贷款,或者没有向银行提供相应的资信证明,或购房者提供的资料不齐备,或购房者缺乏还款能力,银行审查认为购房者不符合贷款条件,不予发放贷款,导致贷款合同不能订立,如果购房者要求解除已订立的购房合同,则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如果产生这样的情况,购房者就应该与开发商重新协商交款事宜,或者直接向开发商交清房款。不能缴纳房款的,开发商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收取购房者的违约责任。 (三)如果是因国家贷款政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银行贷款规模限制等相关事由,致使买房人未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即未能订立贷款合同不可归责于买房人和开发商任何一方,买房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例如银行原要求首付款需达到购房总价的20%即可批准贷款,而当买房人按此要求申请贷款后,银行将首付款标准提高为购房总价的30%。 拓展延伸 房贷受阻后的购房合同解除途径 当房贷受阻后,购房合同解除并非唯一的途径。首先,您可以与房屋开发商或卖方协商,寻求解除合同的共识。其次,您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是否存在法律依据来解除合同。此外,您还可以考虑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解除合同,但这可能需要时间和费用。无论采取何种途径,您应当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您的解除请求。购房合同解除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风险,建议您在做出决策前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购房者未能获得银行贷款时能否解除合同,取决于责任归属。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如因开发商原因导致贷款失败,购房者可解除合同且无需承担责任,甚至可要求开发商承担责任。如因购房者原因导致贷款失败,法院一般不支持解除合同请求。若因国家政策、市场调控等原因导致贷款失败,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解除合同的途径包括协商、法律咨询和法院诉讼,但需仔细研究相关法规并咨询专业人士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