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
释义 | 国家应根据经济、技术条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需按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由相关部门编制并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验收,否则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 法律分析 1、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或者地方的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3、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拓展延伸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与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来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环境保护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大气、水资源和土壤的保护,减少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其次,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量。此外,政策还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提高了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政府需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其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参与度的增加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加强教育宣传和社会参与。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只有持续加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只有持续加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第二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