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存续状态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法律分析:经营状态一般分为八种: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 经营状态存续是指:企业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运营。也被称作开业、正常、登记。 一、注销了还能恢复吗? 公司按照正常流程注销之后,从法律意义上来讲,不存在了,是不能恢复的。如果想要恢复公司,可以按照公司注销前的经营范围、经营地址等重新申请注册新的公司。当然公司注销可以是主动行为,例如执照期满不续,也可以是被动行为,例如公司被撤销或被吊销之后都应该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清算并注销。工商非正常户注销后,只能申请正常注销,全部流程后才可解非法人监控,至于公司还有另外股东是否影响其后期工商注册等,只有到具体部分申报过程才可知晓,目前没有明确限定项目。 二、分公司不注销的后果 (一)分公司不注销,对分公司负责人的影响:1、无法担任企业高管;2、进入工商黑名单之中。(二)分公司不注销,对法人的影响:1.经济处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对于不依法正常注销的,第三年不年检会被视为自动吊销。 三、吊销与注销的区别有哪些 我们在查询企业工商信息时,会发现一些企业的状态显示为“注销”或者“吊销”。那么,注销和吊销有什么区别呢? (1)两者概念不同。 注销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并经过规定的清算程序后,登记机关作出准予登记,最后主体资格消灭。 吊销是指企业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其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 (2)主体资格不同。 注销是合法行为,也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方式。经过注销登记的企业,员工全部遣散,债权债务关系全部清理完毕,企业主体资格消灭。 吊销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企业即使被吊销了营业执照,企业主体依然存在,还要承担相应债务和行政处罚的责任,只是不能从事经营业务。 (3)责任承担不同。 对注销来说,企业经过清算并合法注销后,股东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 对吊销来说,企业或股东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九条: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资助、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向小型微型企业倾斜,资金管理使用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预算绩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条: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应当遵循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原则,主要用于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促进创业创新。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一条:国家实行有利于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按照规定实行缓征、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措施,简化税收征管程序,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二条:国家对小型微型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等优惠政策,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